close
你的,本病,休克,大便,酸中毒
提問: 腸道疾病
醫生,我經常便秘,但從7月初開始解小便時,肛門里會有一些帶血的黏液掉出來,我做了一個腸鏡,腸鏡的結論是,直腸部分有片狀出血,去看了三次醫生,吃過黃連素,氟派酸,自維膠囊,黏液有所減少,但一個月以來,一直沒有完全好。除了便秘和有黏液以外,腸胃其它部分沒有什么不良感覺。現在該做些什么,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?
医师解答: 您好;根據你的描述,你的情況可能和你直腸的出血有一定的關系,一般可能還是因為你的腸道的炎癥引起的,建議你還是要注意消炎治療,你的情況可能和急性壞死性腸炎 有一定的關系。   本病又稱急性壞死性出血性腸炎,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,目前不少報告認為與腸道C型產氣莢膜桿菌感染有關。病變主要特征是小腸廣泛的特發性急性壞死性炎癥,并伴廣泛性出血。 要特征是J、腸廣泛的特發性急性壞死性炎癥,并伴廣泛性出血。 診斷要點 (一) 病史 1. 注意發病年齡和季節。本病多見于3~9歲兒童,新生兒和嬰兒患者的臨床表現不典型。夏秋季較多見。 2. 起病急,主要癥狀為腹痛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瀉、便血和毒血癥等,病情輕重不一。 (二)體格檢查 1.腹部體征 早期稍腹脹、柔軟、輕微壓痛無定處。以后腹脹加重、出現固定的壓痛。腸嗚音在早期亢進、晚期減弱或消失而提示腸麻痹。并發腸穿孔時現局限性或彌漫性腹膜炎征,但在休克狀態者則反應遲鈍。 2.脫水征 常有嚴重脫水、酸中毒、低鉀、低鈉和失血表現。 3.毒血癥表現 多數起病時即有發熱,常為中度或高熱。精神萎靡,煩躁或嗜睡,面色蒼白或發灰。常在起病后1~2天內出現中毒性休克、DIC和敗血癥。 (三)輔助檢查 1.血液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多,核左移,多有中毒顆粒;血小減少,重癥更明顯。 2.大便檢查 大便常規見大量紅細胞,少量白細胞,隱血試驗強陽性。有較多革蘭染色陽性粗短桿菌。 3.腹部X線檢查 呈現動力性腸梗阻征,小腸局限性擴張充氣、腸蠕動弱,腸間隙增寬,粘膜皺壁粗鈍,或腸病變段僵直,間以有張力的脹氣腸袢。部分病例直立位有大小不等的液平面,嚴重者結腸呈無氣狀態。腸穿孔者出現氣腹。 本病禁忌鋇餐及鋇劑灌腸檢查。 (四)根據臨床和病理特點,本病可分為腹瀉型、便血型、腸梗阻型、腹膜炎型和中毒休克型,各型可以轉化或合并出現。 本病需與嬰兒腹瀉、腸套疊及過敏性紫癜、急性闌尾炎及其它急腹癥鑒別。 治療要點 主要采用內科綜合療法。 (一)禁食 疑診本病即應禁食,至大便隱血試驗陰性、腹痛減輕和腹脹消失后試進食,從流質、半流質、少渣食逐漸至正常飲食,此間密切觀察,病情轉重時應再禁食;腹脹者應早胃腸減壓。 (二)維持水電平衡和營養 禁食期間靜脈輸液以供給生理需要、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(低鈉、低鉀等)和酸中毒;必要時靜脈內全營養。 (三)搶救中毒性體克 休克為本病的主要死因,故及時診治是重要治療環節。應迅速擴容、改善微循環,措施為補充水和電解質,適當用右旋糖酐、血漿、必要輸血等。 (四)抗菌藥物 控制腸內細菌感染有利于減輕腸道感染和休克,可選用對腸道菌有效的廣譜抗生素治療。 (五)抗毒血清和胰蛋白酶 靜脈注射產氣莢膜桿菌抗素養血清有較好療效。 (六)對癥治療 出血者可用對羚基芐胺50mg/次或止血敏等注療。 (七)手術治療 指征是完全性腸梗阻;明顯的腹膜炎或疑有腸穿孔者;多次大量便血不能止血者;中毒性休克搶救效果不佳者;腹部癥狀迅速惡化,估計為腸段壞死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rfq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